总体架构
系统概述
RustSim是一个高性能的SPICE电路仿真器,采用模块化设计架构。系统由6个核心模块组成,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,通过清晰的接口进行协作。
系统架构图
graph TB
A[CLI模块] --> B[解析器模块]
B --> C[电路模块]
C --> D[MNA模块]
D --> E[求解器模块]
E --> D
D --> F[仿真器模块]
F --> G[输出模块]
subgraph "输入层"
A
B
end
subgraph "核心层"
C
D
E
end
subgraph "控制层"
F
end
subgraph "输出层"
G
end
模块关系和数据流
1. CLI模块 (cli.rs)
功能: 命令行接口和参数处理
- 解析命令行参数
- 验证输入文件
- 配置仿真参数
- 调用其他模块
2. 解析器模块 (parser.rs)
功能: SPICE网表文件解析
- 读取和解析.sp文件
- 提取电路元件信息
- 解析分析指令
- 错误处理和恢复
3. 电路模块 (circuit.rs)
功能: 电路表示和元件建模
- 电路拓扑结构管理
- 元件类型定义和分类
- 节点和连接关系
- 电路验证
4. MNA模块 (mna.rs)
功能: 改进节点分析系统组装
- 构建线性方程组
- 处理各种元件类型
- 矩阵组装和更新
- 稀疏矩阵优化
5. 求解器模块 (solver.rs)
功能: 线性系统求解
- 多种求解算法实现
- 自动求解器选择
- 收敛性检查
- 性能优化
6. 仿真器模块 (simulator.rs)
功能: 仿真控制和编排
- 协调各模块工作
- 实现不同分析类型
- 收敛性管理
- 结果收集
7. 输出模块 (output.rs)
功能: 结果导出和统计分析
- 多格式数据导出
- 信号统计分析
- 可视化脚本生成
- 性能报告
核心数据结构
电路表示
pub struct Circuit {
pub title: String,
pub nodes: Vec<Node>,
pub components: Vec<Component>,
pub node_map: HashMap<String, usize>,
pub ground_node: Option<usize>,
}
MNA系统
pub struct MnaSystem {
pub matrix: DMatrix<f64>,
pub rhs: DVector<f64>,
pub unknowns: DVector<f64>,
pub node_map: HashMap<usize, usize>,
pub voltage_source_map: HashMap<String, usize>,
pub size: usize,
pub num_nodes: usize,
pub num_voltage_sources: usize,
}
仿真结果
pub struct SimulationResult {
pub analysis_type: AnalysisType,
pub time_points: Vec<f64>,
pub node_voltages: HashMap<String, Vec<f64>>,
pub currents: HashMap<String, Vec<f64>>,
pub convergence_info: Vec<ConvergenceInfo>,
pub total_time: f64,
pub success: bool,
}
数据流分析
1. 输入处理流程
SPICE文件 → 解析器 → 电路对象 → 验证
2. 仿真执行流程
电路对象 → MNA系统 → 求解器 → 结果 → 输出处理
3. 瞬态分析流程
初始条件 → 时间步进 → 矩阵更新 → 求解 → 收敛检查 → 下一步
性能优化策略
1. 内存管理
- 使用Rust的所有权系统避免内存泄漏
- 稀疏矩阵存储减少内存占用
- 智能指针管理大型数据结构
2. 计算优化
- 稀疏矩阵运算优化
- 并行计算准备(未来扩展)
- 缓存友好的数据访问模式
3. 算法优化
- 自动求解器选择
- 自适应时间步长
- 收敛性加速技术
扩展性设计
1. 模块化接口
每个模块都定义了清晰的接口,便于独立开发和测试。
2. 插件化架构
支持新元件类型和分析方法的扩展。
3. 配置化设计
通过配置文件支持不同的仿真参数和算法选择。
错误处理策略
1. 分层错误处理
- 解析层:语法错误和格式错误
- 电路层:拓扑错误和参数错误
- 数值层:收敛错误和数值稳定性错误
2. 错误恢复机制
- 自动重试机制
- 降级策略
- 详细错误报告
总结
RustSim的模块化架构设计确保了系统的可维护性、可扩展性和高性能。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职责,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协作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仿真系统。这种设计不仅便于开发和调试,也为未来的功能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